分卷阅读515
好缴,每个月都是村长挨家挨户的收了爬山送到外边村子,让他们代为缴费。 村长穿着雨衣往祠堂走去,一边走来,家里最富的就是盖着青砖瓦房的一家,那家人以前修路去做了点小生意,到现在都是村中首富。 他经常给众人说外面的生活,高楼大厦,高到天上去。人能在天上飞,每天孩子上学都有黄色的校车接送,不送淌水不用爬山,穿着干净的校服在高大宽敞的教室里念书。 每天吃着他们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的美食,虽然大家嘴上说着不念书好,在家种地养猪养牛。但心底的羡慕谁没有? 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? 但他们这里这么多人,出去的人越来越多,却从来没有人回来过。村子里再过几年就会完全成为老人孩子的天下,他们这些老人,死了撒手人寰了,这些孩子怎么办?资助能资助一辈子? 一群老人,一群没爸没妈的孩子,资助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幸运吗? 村长叹了口气,不是他们不识好歹,村子里太穷太穷了。穷到资助都不敢接受。 要是有一天也能过上富裕日子,那些抛弃另一半抛弃孩子的人不知道会不会后悔? 不,一定会有那一天的。 村长坚信。那小眼神亮的骇人。 毕竟我家猪都是用金子喂出来的。 第558章 村子大改造 村长过来时,她们正吃饭。 白衣脸色臭烘烘的,他穷的只剩钱了。好不容易找个借口可以跟周言辞出来,结果遇上这种资助不想要的刁民。 老天爷怕不是在跟作对!! 白衣板着副臭脸,依靠在门框边。看着周言辞带回来的一窝兔子,三宝带回来的鱼,谢岱齐採回来的蘑菇,脸色依然难看的紧。 以前他就怀疑老天爷针对他,这都几世了!!!白衣有点不高兴! 村长过来时就看见他像个债主一样盯着他。 “那个,那个,不好意思,可以让让吗?”村长错了搓手,打着哈欠问到。 白衣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,你都敢对我大呼小叫?正想甩个眼神过去,便听见周言辞喊了一声“快进来吧,外面凉。” 白衣默默退到后边,低着头让村长进去了。半点火气都没有。 “不好意思,打扰了。”村长尴尬的搓着手,见周言辞他们面前的锅里翻腾着菌子,吃的比他们过年还好。 “我想问问,这本书上写的都是真的吗?这个猪草真的这么值钱?”村长指了指书,翻开给周言辞看。 周言辞瞄了眼三宝,难怪来之前她带了好多极其偏门的书。 “嗯,有价无市。”周言辞抿了抿唇。 这里常年没有外人进入,只有不断流失的人,殊不知自己拥有一座怎样的宝山。 村长在祠堂里聊了大半夜,第二天一早,雨停了,众人确实被一阵哭声惊醒。 “妈,妈你去哪了啊?妈,你说好不走的,妈,我要我妈,我要我妈。”一个两岁的男孩子赤着脚在满是泥泞的路上跑,跌倒了又爬起来跌倒了又爬起来。 小脸上混着雨水混着眼泪,哭的声音都哑了。 村子里纷纷打开了门。见那个瘦的皮包骨头的孩子都皱了下眉头。 “王叔叔,你看到我妈了吗?” “周爷爷你有没有看到我妈?” “村长爷爷,我mama是不是走丢了。你帮我找找?”小男孩稚嫩的嗓音略显惊慌。那张小脸蛋还不如拳头大,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如黑濯石一般耀眼。 村长披着衣服赶来时,就见着那小可怜眼巴巴的模样。 “哎哟可怜了可怜了,那疯女人一定是大半夜偷偷跑了。可怜这小子才多大,不得活活饿死。”有人偷偷议论却没上前,养个孩子哪有那么简单。 周言辞一群人出来时便见得那孩子孤零零的站在路上。 “那疯女人本来早就想跑了,只是听说这段时间有有钱人来资助孩子。她看上那资助钱了。这才多待了几天,一定是看见昨晚村子里老人拒绝资助,这才一气之下跑了。”有人解释道。 这女人本来就是外面来的,后来嫁给了村子里一个傻子。 刚生了孩子没多久,那傻子就掉下河淹死了。 众人看着那孩子赤着脚在村子里跑了一遍,挨家挨户问mama,眼神越来越黯淡。脏兮兮的小脸也越来越沉默,只耷拉着没个笑脸。 大宝看了看,默默脱下鞋子和身上的厚羽绒跑过去“弟弟给你。”抓着那孩子的手将衣服穿了上去,只是大宝略胖,衣服有点空荡荡的,二宝见了就取了自己的腰带系在他腰间。 村子里突然一下子沉默了。 有资助,怕孩子远走高飞。这里成为一座死城空城。 没资助,眼前却都过不下去了。 大宝看了看,又拉了下那小不点的手,凉的惊人。 “我陪你一起找吧。”大宝拍了拍胸口,又重新穿了件衣服,拉着那小弟弟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问。 跑遍了整个村子,都没找到人。那小不点却是板着一张脸再没笑过。 站在村头,小不点望着村口的方向。 “我妈跑了。”声音还带着奶气,语气却极为肯定。 “那个,万一没有呢,你别急。”大宝摸了摸脑子,不知道怎么劝,这孩子看着好瘦哦,比自己还小。 “想点好的吧,万一是死了呢?”二宝听了村子里的话,知道他mama总是偷别人接济给宝宝的东西,这小弟弟好几次饿到昏迷。 小不点看了她一眼。 “你别难过,我们那里有吃的,我的饭给你吃。保你吃的胖胖的。”大宝觉得他很难过,连忙开口安慰。 小不点悠悠的看了他一眼,叹了口气。不知道为什么,老实憨厚的大宝,突然觉得那一眼有点奇怪。 小不点跟着大宝回了祠堂。 祠堂里孩子们居然都没去学校,全都在那里蹲着坐着站着,都沉默着不说话。 村长也带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过来。 “我们村子里,一共一百三十户人家。是个大村落。从三百年前,我们村里的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安家了,一代传一代,人越来越多。”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抹了下眼角道。 “外面战乱不断,我们这里宁静祥和,多少人想来我们村里都找不到路。”那时候,他们都为这个村子骄傲。 后来,新一代的蒸蒸日上,外面日新月异,村子里依然跟三百年前一样。 “现在我们村里,一百三十户人家。三百多个老人,十六岁以下四十八人。青壮年只得七十二人。近十年内,村子里出去了上百人,再也没回来过。其中,大多都是为人母的母亲。” 老人说起时,好多孩子都抹起了眼泪。隐隐传来哭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