黛妃的全部小说 - 耽美小说 - 带着道侣一块穿[快穿]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37

分卷阅读237

    么吃?吃多了会不好受不?”

    “这东西挺好的,吃多了没什么副作用。”顾辞久就知道这两位会有此一问,边上已经搭起来了土灶,他亲自动手,把小土豆洗干净了。

    都不去皮,最小的串起来烧烤。稍大点的放水,放点盐煮。再大点了切成块,跟青椒、茄子炒了一大盆的地三鲜——对,是盆。

    众人都想看看这新东西怎么吃,也都有耐心等。

    烤的小土豆最先好,宁太守一口下去就“哎哟!”一声,众人大惊,结果就看宁太守动了动下巴:“还以为这东西是硬的,谁知道绵软得很,这一下让我自己砸了自己的牙。不过,好吃,好吃啊!”

    百姓差役自然也有份品尝,原本还犹豫的人等把土豆吃进了嘴里,就一个个的喜笑颜开了。

    其实好吃不好吃不重要,重要的是一入口人们就知道了,这东西抗饿,其次它软。

    北方这地方种的都是麦子和高粱,交税之后,老百姓平常多吃的却是豆。不过凉山和泞水两地的百姓,这两年来还是能吃上粗面的。土豆的出现是什么概念?那就是老百姓不只是能吃,而是吃饱的问题了!

    不单是家里的壮劳力,女子和老人都能吃饱饭!

    两人开开心心的,装了百来斤土豆,也不拘大小,还带着泥土,当场写了奏折,就送进岐阳去了。

    这八百斤新粮的传闻,也插上翅膀一样,飞散到了大魏的各地。这让同在斛州的其它几个县百姓怎么还坐得住?虽然说是要不了多久他们也能种上那土豆了,可是,谁知道除了土豆之外还有什么呀?

    那两位县令就好似两个天降的神仙,什么好东西都有啊。

    于是,就有百姓跑过来了,这一过来就发现,这两个县里竟然有商人在大量收购各种山货。干木耳、干蘑菇、榛子、松子、枣子、咸鱼、风鸡、各种野兽的rou干,就连豆面摊出来的煎饼都有人买。他们那地方倒是也都有商人收,可绝对没人收这么多种类,还一口气收个不停的。

    这就使得两个县的县城一直处于缺人状态,不管是与旁人一起结伴进山采山货,还是留在县城里给人当苦力给人搬货,都能赚上不少。就有人直接从家里叫人来了,这下没想挪窝的人也都挪了。

    其实这也是巧了,往年顾辞久和段少泊都是顺其自然的,这一年他们也是看着事情完全进入正轨了,这才安排了双黄车马行的直接开始收货。

    这些山货其实在大城市里的需求一直都很旺盛,尤其是木耳和蘑菇,这个年代还没有养殖的,全部都是纯野生的。富裕人家都知道这是好东西,可很少能弄到,一般的商人却不愿意进,因为这东西晒干之后很轻很脆,却又很占地方,稍有不慎受潮了又会发霉,路况又不好,受压了碎得多了就卖不出去了,很容易赔钱。

    像是咸鱼风鸡之类的地方食物,寻常商人或者是拿不准,或者是没有渠道,也不会收,他们自会收皮货。

    双黄车马行却是几乎有什么收什么,他们常年运货,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法子。怕压易碎的,用藤筐盛装,以稻草减震防潮。鱼、rou之类的首尾相接在麻袋里压得紧紧的,捆扎成大包。硝制好的皮毛在樟木箱子里堆好。总之不管是什么,都能规整得好好的,放满一车,朝着岐阳运去。

    到了那边,无论是什么,都有店铺和商人接手。

    第一年大量收货,这就让这些百姓赶上了,等到收货结束他们也不愿意走了。因为眼瞅着农忙的时节就要到了,农具让百姓们可以耕作大量的土地,可要是人手多不就能耕更多的土地吗?

    在斛州这种依旧有大片荒地的地方,除非有大量移民的到来,否则一二十年内不会出现劳力过剩的状况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QAQ四五百字啊………………五百章……_(??`」 ∠)_

    第 102 章

    102

    百姓一旦来了, 就不愿意走了。跟在百姓们的屁股后头,流失了大量百姓的县令们自然也跑来了。他们治下百姓流失过大,那可是有罪过的。

    不知道的, 还以为他们是如何贪赃枉法的昏官呢。可其实要是抓住跑到泞水和凉山的百姓问问, 他们这一逃其实也不好意思, 可是谁让这边却是日子过得好呢?

    而且这脸也丢得太大了, 都是在一个地方做县令的,怎么百姓就朝别人那跑呢?!

    “诸位放心, 这些百姓很快就会回乡了。”顾辞久道,“而且,咱们也是少有能齐聚于此, 我俩正好有个点子, 想跟大家商量商量。”

    太守这个级别的封疆大吏,每年临近过年的时候,都得回岐阳一趟, 算是“年度总结”。原本各县的县令也要在秋收之后和太守回京之前的这段时间里,于首府聚会,做他们的“年度总结”。

    但是斛州这样的边塞地区不同,秋收之后, 也是胡人南下危险度最大的时候, 任何地方都不能离开人。所以太守是三年一回京, 各县要是没事,太守也不会贸然把人叫走。

    从顾辞久和段少泊到这里到现在,他们这六个县还真是一次都没有聚在一起过。

    “什么点子?”其余四个县令对视一眼, 他们虽然羡慕嫉妒恨,但不是傻子,对这两个后来的小老弟,其实是佩服的。

    其他地方的县令都是六年左右,两轮官员大考的时间,就能换地方了。就边塞地区不同,他们大多干不到六年,要么是死了,要么是直接不愿意干了。就是这两个小老弟的到来,可是让他们的日子好了许多。

    而且,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真的偏向着谁,他们到了之后,这五年间盐戎人因为忙于内斗,一直没有大规模南下,其余小股的盐戎人,有他们那位太守大人在,还没靠近边墙就全都成了人头军功。

    段少泊道:“农产品博览会。”

    众人:“啥?”

    段少泊进一步给他们解释:“咱们向四方商人放出请帖,请他们来这里看商品。可要是一个县一个县的跑,实在是太过麻烦,不如在金戈开一个博览之会。到时候,咱们把样品搬到那里,让商人们看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四个县令有点心动,但却还有些怀疑:“那个……咱们这边的东西,有人买吗?”

    顾辞久道:“你们来的时候没看到吗?岐阳近三十万户的人口,我们那